查看原文
其他

著名主持人安乐死:我想和这个世界体面的道别

良叔大大 良大师 2020-09-08

NO°/167

Wednesday,February 27,2019

致   至善至美的你






作者 | 徐大维

来源 | 公众号 良大师

个人微信号:

liangshushiwo(不闲聊)

1

傅达仁的安乐死


2月24日,台湾著名主持人傅达仁安乐死的画面被家人公开。


傅达仁晚年罹患胰腺癌,一直饱受病痛折磨,前后花费300余万但依旧没有好转。


2018年6月份,傅达仁做出了一个痛心的决定:去瑞士进行安乐死!


2018年6月7日,傅达仁在家人的陪伴下终结了自己的一生。


从现场看来,家人并没有哭天喊地,反而充满着祥和温馨。



家人围坐在一起,听护士讲解如何饮用“毒药”,就像是在讲如何服用一款营养品。



全家人,除了儿子表情凝重,所有人都是一幅轻松的姿态。


尤其是傅达仁的妻子,一直抚摸着他的背,似乎在宽慰他:“没事的,没事的......”


傅达仁很从容地对着镜头说了句“再见”,将“毒药”一饮而尽。



随后,儿子抱着父亲,深情地安慰他:“爸,我们爱你,好,不痛。”


正如,小时候打针时,父亲的安慰:“宝贝,别怕,不痛......”



最终,父亲在儿子的怀抱中长眠。


傅达仁生前在台湾一直大力推动“安乐死”合法化,但最终并未如愿。


如今他还是遵循自己所坚持的,在异国他乡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2

中国的“安乐死案”



傅达仁事件,让我们联想到中国一起“安乐死”案。


浙江老太太冷某,患有多种疾病,由于饮用大剂量激素治疗,导致其体重暴增,骨质疏松。


还意外摔断了腿,只能卧床,生活长期不能自理,由其女儿和女婿照料。


在治疗过程中,冷太感到生不如死,多次要求家人购买老鼠药,用于自杀。


终于,在2017年8月27日,家人买来了老鼠药,冷太当着丈夫、女儿、女婿的面,将老鼠药服下。


而此时,三人跪在床前恸哭,却没有采取任何阻拦或救助的措施。


2018年5月,三人因故意杀人罪,在台州路桥法院受审。


最终,冷某的丈夫和女婿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五年;女儿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,缓刑三年。


这其实是一出悲剧中的悲剧,其根源就在于“安乐死”在中国不合法。


而世界上也仅有荷兰、瑞士、日本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合法。


可见,“安乐死”无论在伦理道德,还是法制环境中,都是极具争议的。


但是,良叔认为,不合法,不代表不合理。如果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下,就会知道,“安乐死”利大于弊。


很多人反对“安乐死”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判断:


* 自然推论:“安乐死”不是一种顺其自然;


* 伦理推论:主动让家人结束生命是不道德的行为;


* 滑坡推论:如果“安乐死”合法,会被坏人利用。


这三个推论看似很有道理,但其实都是可以推翻的,由此“安乐死”到底合不合理,答案自见分晓。

3

反驳三个推论


3.1 自然推论


自然推论者出发点很简单,那就是:因为安乐死是人为结束生命,不是自然的结果,因此不应该支持。


如果把推论浓缩一下,那就是:不自然的事不正确


但是,人类科学的发展,不就是一件件不自然的累积吗?


一个早产儿,按自然法则应该夭折,但是正因为有了科学技术,可以让他们在育儿箱中生存,这种生存就是不自然的,你能说这是错的吗?


一对不育夫妻,通过体外受精,有了试管婴儿,这也是不自然的,那我们应该反对吗?


这种例子很多,稍微过下脑,就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。


人既然可以摆脱自然创造“生”,为何又不能摆脱自然制造“死”呢?


3.2  伦理推论



在多数人心中,让亲人安乐死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,甚至认为那是一种大逆不道。


这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的体现,但你认真想想,其实这仅仅是站在生者的角度,而不是站在濒临死亡者的角度。


哲学家谢利·卡根曾说:


人类害怕死亡,是因为死亡剥夺了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。


但如果死亡剥夺的是一个人的不幸和痛苦,他为什么要害怕呢?


是这样吧,我们不愿主动让亲人离去,其实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,害怕那会剥夺我们对亲情的感受。


我们很少换位思考,对于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,他们的痛苦已经远远大于快乐,生命的价值已经是负数,那么此时此刻,安乐死何尝不是一种享受?


月半狐狸在微博上留言说:


胰腺癌差不多是最痛苦的病了。


去年我一个亲戚患了胰腺癌,几个月时间,肿瘤占满了腹腔,吃不了东西喝不了水,特别痛苦。


有一天晚上他跑出去,家人没追到。


找到他时,已经喝了农药死在公园里了,不知道那个农药让他痛苦了多久。


但相比之下,在亲友陪同下安乐死,真的是好太多了。


但凡家里有过重病患者的人,应该不难理解吧,有时对于病者,先走一步真的是一种解脱。


我认为这种摆脱痛苦的本能,要大于伦理道德的束缚。


3.3  滑坡推论


▲来自微博


网络上反对安乐死的声音一半以上都是这种,他们认为安乐死一旦合法,大家会面临“被安乐死”的风险。


这在逻辑学中被称为“滑坡推论”,是一种谬误。它用不合理的因果联系,把可能性变成了必然性。


我们举一个例子:


有一个乙肝患者,受用人单位歧视,找不到工作,因此去超市偷东西,被发现后,和店员厮打,并捅死了对方。


如果说,乙肝患者就是危险的杀人犯,你不觉得荒谬吗?


这就是把杀人的可能性变成了杀人的必然性。


在反对安乐死的人中,很多就是持有这种逻辑的。


他们不说安乐死本身有没有问题,而是说安乐死会引发一些坏事,为了避免这些坏事发生,所以应该避免安乐死。


这就有点像为了避免性侵的发生,而要求女性衣装不能暴露。


他们忽略了安乐死不一定会导致这些坏事的发生,这仅仅是一种猜测。


他们还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:即使这些坏事发生了,也并非安乐死本身的问题,而是法制环境出了问题。


所以,聚焦点不应该是安乐死,而是给安乐死匹配一个怎样的合法环境。


正如荷兰和瑞士在执行安乐死时,要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:


患者未来会面临长期、无法忍受的痛苦;


患者不仅主动提出了死亡的请求,而且他慎重考虑过了;


患者和医生都确认了没有其他解决办法;


医生必须给出明确的意见,而且是一种医学上适当的方式。


4

安乐死是和这个世界最体面的道别


上面是对安乐死的理性分析,从感性方面,我实在觉得安乐死很有必要。


到了良叔这个年纪,估计你也会见到不少生离死别,他们最后阶段的那种痛苦,无法言表。


他们最后阶段的尊严,也荡然无存。


他们因为不能提前离去,往往还带着悔恨和愠怒。


我的同学大新,肝癌晚期,他自己也知道时日不多。


我去看他,他总问我有没有办法提前走,一是太特么遭罪了,二是想给媳妇多留点钱,在医院每待一天,就是扒一层皮啊......


我不敢接话,他老父亲则会佯装要打他,说:“别瞎说,能治好.....”


其实,大新不知道,他根本已经无钱可留,父亲在外面已经借了很多钱,还不敢让他知道。


就这样,大新又不死不活的被折腾了一个月才走,那一个月活得毫无质量。


我爷爷,书香门第出身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身高1米78,长得像明星。


总爱戴顶礼帽出门,风度翩翩,被别人称作“徐老绅士”。


后来被查出膀胱癌,期间还中风,全身不能动弹,话也不能说。


此后在医院躺了大半年,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,像个木偶般任人摆布,浑身插满了各种管子,只能靠眼神和人交流。


通过他的眼神,我能看出他的痛苦,那种无法用文字或语言描述的痛苦。


当时,我的心,揪成一团,不仅仅因为曾经的“徐老绅士”变得无法相认,还因为对自己迟早到来的这一天唏嘘不已。


那时我就在祈祷,如果有那么一天,我希望自己能掌握主动权,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。


看了傅达仁安乐死的视频,我更坚信这一点。


到时,可以穿戴整齐,把头梳好,打上自己最心爱的领带,温情地向世界说声再见,最后沉睡在亲人的怀抱里......


是的,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体面的道别方式。


就像红楼梦中最后那句话:


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!

5

以一个凄美的故事作为结束


关于安乐死,我见过最凄美的故事莫过于以下这个。



这对荷兰老夫妻都已91岁,结婚65年,一辈子恩恩爱爱。


后来,一个中风,身体瘫痪,另一个得了阿兹海默症。


2012年,他们决定一起安乐死。


幸好是在荷兰,否则其中一位提前离开,都会带给另一位无比的痛苦。


这种痛苦不仅在于离别,更在于爱人面前形象的损毁。


幸好是在荷兰,他们能保留各自的完美,携手共赴下一个旅程,哪怕风高路远,天崩地裂。


---近期精彩好文---

牛逼的人,靠的真不是“能背”

我学历低,多听罗振宇,可以吹牛逼

星巴克的秘密:狼性文化不如人性文化

两起车祸揭示的真相: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就这三点

新东方年会吐槽视频曝光:这就是一份大企业病诊断书啊



良大师

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作者简介:徐大维,微信公众号良大师主笔,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,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,知名培训顾问,简书签约作者。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(ID:liang_da_shi)。


良大师

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

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

简书签约作者

对公营销资深培训顾问

其实也就是个斜杠中年








公众号:liang_da_shi

微博号:良大师聊职场 

微信号:liangshushiwo(不闲聊)

给我好看,你也越好看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